扫描关注微信
动态资讯
协会动态
文化资讯
通知公告
组织有力 开展有序 普查成果显著——“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云南行”侧记
时间:2022.12.0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志愿者在云南洱源调查登记古籍资料)

  本报记者李静

  自7月10日“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云南行”正式启动以来,来自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的师生、全省古籍普查骨干以及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的带队老师共77位志愿者深入大理州图书馆、洱源县图书馆等7家基层图书馆开展古籍普查志愿工作,截至目前部分地区的志愿服务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近日,记者随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长刘惠平一行深入云南省洱源县、鹤庆县、剑川县实地考察了“云南行”的开展情况。记者了解到,自2012年始,云南省图书馆暨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便在当地开创性地启动了“古籍普查志愿者计划”及“少数民族古籍抢救修复文化志愿者在行动”,引入志愿者参与古籍普查和保护工作。今年,云南省积极参与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发起的“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并独辟蹊径,边普查,边做古籍存藏、损毁情况的调研,为下一步的修复、保护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实现“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目标任务,2015年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从2015年启动在河北的试点工作,到2016年在四川、山西、安徽、广东四地展开,再到今年辐射新疆、山东、湖北、云南、上海等10个省区市,如今已走进第3个年头。

  开拓创新——引入志愿者参与普查

  云南历史文化悠久且少数民族众多,各类古籍文献卷帙浩繁。以云南省图书馆为例,现有1949年以前的地方文献、民族文献和古籍文献共计58万余册。全省共有235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其中云南省图书馆有130部古籍入选、全省少数民族古籍有61部入选。云南省图书馆馆长、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王水乔表示,这些馆藏中有云南最早的写本——大理国写经《护国司南抄》、云南早期的刻本——元刻佛经《大华严方广普贤灭罪称赞佛名宝忏》。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明清时期地方著名文人贤士的刻本、稿钞本,如明代丽江土知府、纳西族诗人木公及其后裔木增家刻的《雪山始音》等诗文集,不仅传世甚少,且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为进一步做好古籍普查工作,2012年王水乔提出“县县要有普查员”的工作目标,为此,省古籍保护中心通过举办“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培训班”,对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的187名古籍保护人员进行了培训,参训人员中有45个馆级领导,占学员的35.7%,为推动全省古籍普查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解决古籍普查人员不足的问题,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早在2012年便与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合作,创新性地提出了古籍普查志愿者计划,引入志愿者参与古籍普查。该工作获得文化部表彰,其中“云南省古籍普查登记”项目入选“2016年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典型案例”,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入选“2016年文化志愿服务团队”。

  在此基础上,云南省的古籍普查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图书馆在纳格拉藏经洞发现了一批藏文古籍。该藏经洞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西北,这里地形险恶,仅有一条崎岖的驿道与外界相连。2010年9月,一位采药人无意中发现了山洞里的文献。迪庆藏族自治州图书馆民间古籍考察组于当年10月历时9天,从崖洞中发掘藏经12种2009张,现全部入藏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图书馆。

  在此次志愿者行动中,记者在鹤庆县图书馆见到了云南省个旧市图书馆副馆长赵淑芳,她也是一位志愿者。“个旧市图书的古籍藏量不如鹤庆丰富,也不太成套系。参加过省里的古籍普查登记培训后,其实还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普查员。此次的志愿者行动给了我们一边实习一边普查的机会。”因为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正在开展中,在普查之余,赵淑芳还要做好本单位的评估定级事宜,“幸好能在数字平台上完成,可以兼顾。”

  精心筹划——普查与调研同行

  在剑川县图书馆,记者见到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的修复专家杨利群,他是作为调研人员参与此次志愿者行动的。今年,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开创性地将普查志愿行动与调研行动相结合,要求在做好普查工作的同时,摸清各基层图书馆的存藏以及古籍损毁情况。刘惠平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做好古籍普查,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和利用。经过调研,当地就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今后的修复和保护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杨利群已先后走访了巍山、大理等基层图书馆,“在巍山县图书馆,找不到一本没有虫眼的古籍。在大理市图书馆,有些古籍是用塑料箱保存的,根本无法做到防虫防蛀,古籍修复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据悉,除启动普查志愿者行动以外,2012年云南省图书馆暨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还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少数民族古籍抢救修复文化志愿者在行动”。在全省范围招募了有较好古籍修复技术的志愿者86名,通过边学习边修复的形式,至今已抢救性修复了彝文古籍《占死星神书》《占病书》等250册,藏文古籍《大宝积经》《大般若蜜多经》等近2000片……“少数民族古籍抢救修复文化志愿者在行动”项目荣获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11个部门组织开展的2016年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还选派工作人员到省内各地以及西藏、贵州、安徽等省区,寻找用于云南省收藏较多的彝文、东巴经、贝叶经等古籍文献的修复用纸,形成了少数民族古籍修复用纸特色库。

  寻访古籍——不负青春不负书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调查登记每部古籍的身份证——分类、题名卷数、著者、版本、装帧形式、册数、存卷、收藏单位等信息,这是一项既枯燥艰辛又相对专业的工作。参与此次志愿者行动的大学生们来自天南海北,曹润是河北人,王琼是山东日照人,他们纷纷放弃暑期休息时间,参与到此次志愿者行动中来。用他们的话说:“虽然有些辛苦,但心里美滋滋的。在古籍面前,自己往往显得很无知,我们还需要加强学习。”

  王琼已是第二次参加云南省的古籍普查志愿者行动。她所在的剑川县图书馆需要整理的古籍有6000册之多,且工作环境相对恶劣。由于空间狭窄,很多时候他们需要站着完成工作;网络信号差,也给古籍录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工作,并不觉得辛苦,不但增长了学识,也收获了友谊。”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是全面了解全国古籍存藏情况、开展古籍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广泛吸引社会化、专业化力量加入到古籍普查工作中来,无疑为“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古籍普查工作任务迈出了重要一步。

版权声明 | 关于协会 | 地理位置 | 联系我们
©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版权所有
地址:中关村南大街33号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