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协会举办古籍鉴定与定级培训班
时间:2024.06.25 来源: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秘书处

2024年6月17日至21日,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主办,协会秘书处、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联合承办的“古籍鉴定与定级培训班”在京成功举办。来自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古籍类企业等相关机构的44名学员参加了学习。

6月17日,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致忠,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红彦,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秘书长吴凯出席开班仪式。陈红彦向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古籍收藏与保护工作的诸位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古籍鉴定与定级是保护和利用古籍的基础工作之一,有助于古籍分类保护,促进古籍的传承和利用,本次培训班课程内容设计合理,围绕古籍鉴定与定级两大主题,注重总论与分论、理论与实践、概述与案例相结合,旨在帮助学员丰富专业知识储备,以期实现查漏补缺、融合贯通,配套设置书志撰写和点评等考核环节,便于学员更好地掌握古籍鉴定与定级的技能方法。吴凯简要回顾了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历年来面向社会举办各类古籍保护培训班的情况,并重点介绍了本次培训班的课程亮点:一是强调精准施策,本期培训班选取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古籍鉴定与保护”课程教材,该教材立足学术前沿,兼具深度与广度,配合业界大咖教师的授课指导,更好地帮助学员学习古籍出版印制的知识,提高古籍鉴定的技能,指导古籍修复保护的实践;二是注重互动交流,通过现场古籍观摩、参观典籍展览、观看视频影像、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从不同维度丰富课程内容,确保学员能充分吸收讲课信息,实现知识的有效转化。

本期培训班课程设置合理,内容涵盖文物法律法规概况、古籍出版印制、古籍鉴定、古籍定级、书志撰写等诸方面。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和案例讲授“中国文物资源和文物法律法规概况”;李致忠为学员讲授“古籍鉴定漫谈”,结合亲历的国内外古籍生动事例,强调“虚鉴”与“实考”相结合的重要性,指出古籍鉴定与定级需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经验积累以及不断优化所使用的考证能力;陈红彦与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赵前分别讲授了宋元古籍与明本古籍的鉴定方法与实践;藏书家、协会民间古籍收藏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韦力,则从稿本的维度讲授了鉴定方法与技巧;天津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原主任李国庆、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善本组组长李坚,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讲授“古籍定级”的内涵和外延;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保护组副组长易晓辉则为学员介绍了古籍鉴定的新方法和前沿动态;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主任芦婷婷重点讲解书志撰写的意义和方法;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普通古籍组组长樊长远、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袁媛逐一对学员撰写的书志进行点评。

6月21日,培训班举行结业仪式。本期培训班受到了参训学员的普遍好评和广泛赞誉,不少学员表示:本次培训班授课内容丰富、时间安排妥当,对个人古籍鉴定定级能力提升具有帮助,尤其是古籍定级和版本鉴别课程令人印象深刻。学员们还建议增加小组讨论、行业交流以及实操环节等课程内容,以便进一步加深理解,提升学习效果。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是中国古籍保护协会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的工作内容。组织开展古籍类专题培训班是协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优势,整合专业师资力量,立足跨界融合发展,助力社会层面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本期“古籍鉴定与定级培训班”是协会本年度面向社会举办的首次专题培训班,后续协会将继续充分组织和调动社会优质资源,进一步结合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面向社会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古籍保护专题培训活动,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 | 关于协会 | 地理位置 | 联系我们
京ICP备17030921号
©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版权所有
地址:中关村南大街33号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