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动态资讯
协会动态
文化资讯
通知公告
第三届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论坛在京召开
时间:2018.06.28 来源: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秘书处

  6月26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第三届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论坛暨文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组织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文博单位、社会文保组织和企业代表200余人与会,会议由基金会副理事长詹长法主持。

  会上,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发表题为《文物保护利用:怎么看?怎么干?》的主旨演讲,他说,总书记讲的“活起来”,包含了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涉及到古籍和文献,涵盖了文物工作的所有对象,讲话的核心是“活”字,这不但是对文物利用工作的要求,而且是对整个文物工作的总要求。“活”既要求文物活的久,活得好,同时又要求特别重视文物历史文化价值,讲好文物故事,发挥文物滋养人心的作用。他强调做好“文物利用”应有“四粱”“八柱”,所谓“四梁”是文物合理利用的基本任务,“八柱”是保证文物合理利用的底线和措施。他建议社会力量可以在“积极参与调查整理与研究,宣传普及推广、参公益性或经营性的活动利用、参与制度设计”等四方面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国家文物局政策研究处处长彭跃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管理世界》杂志社副总编辑苏杨、中国国家博物馆原馆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陈履生分别作了《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价值彰显和路径选择》《谁谓古今殊——文化遗产资源与当代设计》《案列解读合理的“理”、适度的“度”》《如何“活”,怎样“化”》主题演讲,从政策制定角度、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文物展示、文创开发等方面畅谈利用各种创新形式与手段做好文物的活化利用的思考和探索。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长刘惠平应邀与会,并发表题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 助力古籍保护工作》的演讲,刘会长介绍了协会成立3年多的时间里,在围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古籍保护,不断寻找工作抓手,延伸工作触角,努力发挥行业统筹协调作用,扎扎实实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

  鼓浪屿管委会、上海文物局文物保护管理处、香港信和置业有限公司、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城乡统筹委员会、武汉共享遗产研究会、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山西文博志愿者之家也在会上分享了各自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活化利用方面的案例与经验。

  本届论坛论题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受益良多。与会代表希望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促进之下,能够建立文物管理部门与社会力量的沟通机制,让更多组织力量参与进来,做好文物的活化利用,充分利用各种创新的形式与手段,驱动文物保护工作更多更好向前发展!

版权声明 | 关于协会 | 地理位置 | 联系我们
京ICP备17030921号
©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版权所有
地址:中关村南大街33号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