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动态资讯
协会动态
文化资讯
通知公告
协会分支机构联合举办古籍鉴定培训班
时间:2023.10.31 来源: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秘书处

  2023年10月12日至19日,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民间古籍收藏工作委员会联合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藏书报》在京成功举办古籍鉴定培训班。来自北京、河北、内蒙古、上海、浙江、山东、河南、湖北、四川、甘肃等10个省(市、区)图书馆、博物馆、高校和企业等单位的30名学员参加了学习。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长刘惠平在开班仪式中表示,此次培训班特点较为突出,课程设置门类齐全,培训师资大咖云集,参培学员来自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高校、研究所、企业和自由职业群体,体现了行业的需求和行业的力量。这说明党和国家重视和加强古籍工作带来强烈的社会效应,也说明社会对古籍鉴定培训工作的重视、认同和期待。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红彦认为,鉴定是所有古籍工作的基础,根据近年的统计,鉴定人才的数量远远低于修复人员的数量。为回应鉴定人才培养的紧迫需求,充分发挥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的作用,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鉴定问题,此次培训班汇集十余位长期从事古籍鉴定工作的资深专家,其中有不少专家作为分支机构的委员参与了代用教材的编著,既讲授古籍鉴定的理论知识,又辅以实践工作经验,还组织古籍实物观摩,对学习与从事古籍相关工作的学员会有很大帮助,进一步对推动鉴定人才的培养也有重要意义。

  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致忠先生亲自为学员讲授“古籍鉴定漫谈”,结合亲历的国内外古籍生动事例,强调“虚鉴”与“实考”相结合的重要性,指出古籍鉴定需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掌握查询的途径和方法、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优化所使用的考证方法;陈红彦与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赵前分别讲授了宋元古籍与明清古籍的鉴定方法与实践;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和民间古籍收藏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翁连溪以“宫廷刻书”为题,带领学员们赏鉴了宫廷刻书的版本特点;藏书家、复旦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协会民间古籍收藏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韦力,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和民间古籍收藏工作委员会委员艾俊川,以及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际宁、卢芳玉、白鸿叶则分别从稿本、活字本、佛经、金石拓片、舆图等不同版本类别的维度讲授了鉴定方法与技巧;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郭立暄从自身实践经验出发,分析了古籍原刻与翻刻、初印与后印的概念、差异、鉴别与利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原古籍部总经理拓晓堂从古籍拍卖市场出发,讲到了古籍的鉴定与评估;协会理事,天津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原主任、研究馆员李国庆则针对“雕版刻工及其在古籍版本鉴定中的作用”进行了授课。其间,专家还指导学员开展了古籍观摩实践。

  本次培训班是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第一次面向社会举办的古籍鉴定培训班。学员既有来自图书馆、博物馆、高校等公立机构的从业者,也有企业、学生及自由职业者,呈现出社会对古籍鉴定培训的广泛关注与强烈需求。学员们普遍表示,非常感谢协会面向社会提供专题培训的宝贵机会,这次培训不仅为学员们搭建了版本鉴定的框架体系,还让学员们真正见到了很多以前在图录中无法看到的实物装帧形式,非常难得。此次培训班的学员中还有来自浙江、河南、湖北、甘肃等地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从业者。随着大型中医药古籍整理保护项目《中华医藏》的实施,中医药典籍的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受到国家及各地收藏单位的重视,不少单位都参与到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及修复能力建设提升项目中,对古籍专业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视,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全社会对古籍的重视程度在提升。经过8天的培训,不论是专业古籍鉴定从业者,还是跨界爱好者都表示收益满满,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是中国古籍保护协会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的工作内容。组织开展古籍类专题培训班是协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优势,整合专业师资力量,立足跨界融合发展,助力社会层面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本次古籍鉴定培训班也是协会各分支机构联合相关单位继7月古籍装帧与保护培训班后,本年度面向社会举办的第二次专题培训班,受到了参训学员的普遍好评和广泛赞誉。11月,协会古籍编目专业委员会还将联合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举办古籍编目高级研修班。未来,协会将继续充分组织和调动社会优质资源,进一步结合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面向社会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古籍保护专题培训活动,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 | 关于协会 | 地理位置 | 联系我们
©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版权所有
地址:中关村南大街33号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