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动态资讯
协会动态
文化资讯
通知公告
“典籍活化与创新利用”(第六季)网络培训班圆满结束
时间:2023.12.26 来源: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秘书处

12月19日至24日,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主办,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典籍文创工作委员会、典籍博览交流专业委员会承办,北京国图创新文化服务有限公司协办的主题为“科技赋能——古籍的智慧化利用”培训班圆满结束。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文保单位,出版行业、教育机构和相关企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古籍爱好者报名参加培训。
在认真梳理总结前五季经验的基础上,经充分调研和精心筹备,第六季网络培训班以“科技赋能——古籍的智慧化利用”为核心主题,课程包括“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古籍智能开发利用”“古籍的智能化平台及数据建设”“《方志物产》的三生三世”“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与实践”“人工智能、数字人文与古籍的开发与利用”旨在用当下热议的智能化、数字化浪潮让典籍“活起来”。课程于11月25日正式官宣,为方便学员查遗补缺,平台设置为期一个月的课程视频回看权限。

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结合多年数字人文研究经验,从古籍转型之路谈起,清晰展示了古籍遇到AGI碰撞的火花以及古籍走向未来所面临的的机遇与挑战;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徐永明详细分析智能化平台在古籍保护利用中的重要作用,分享了国内外先进结构化、数据化数据平台建设情况和国家相关政策;南京农业大学研究馆员包平讲述了《方志物产》从诞生、数字化到再辑录、再补充的三生三世,探讨了物产方志与数字人文的辩证发展关系。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龙伟立足中华古籍资源库的建设实际,从建设背景与意义、建设实践与主要成果、未来计划与展望三个维度全景式展现中华古籍资源库的建设与发展轨迹;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研究员杨浩围绕人工智能、数字人文、古籍开发利用等热门话题进行讲解,揭示了数字人文方法、古文献分析平台在古籍保护领域扮演的重要角色。

“科技赋能——古籍的智慧化利用”网络培训班,继前五季网络课程余绪,持续打造古籍活化利用的文化盛宴。在精心策划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协会高度重视网络培训班的课后师生互动环节,在及时收集整理学员课后疑问并梳理成问题清单后,于12月24日专设主题研讨环节,由协会副会长任竞担任主持人,与五位老师在线互动问答,为学员们答疑解惑。各位老师抽丝剥茧,分享创作心路,探讨策划思路,给学员们带来新的启迪。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做好古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加强智能信息环境下古籍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由协会主办的“典籍活化与创新利用”网络培训班六季课程已圆满结束。培训班以呈现一场关于古籍活化利用的文化盛宴为宗旨,主题鲜明、大咖云集、干货满满,累积参培学员达千余人,社会反响热烈。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是协会长期以来的工作重点。为满足新时代古籍保护事业的发展需求、培育壮大古籍保护人才队伍,协会精心策划“线上+线下”“理论+实训”“培训+考核”等多种教学模式平行的课程体系。脱胎于疫情时期特殊需求的“典籍活化与创新利用”网络培训班,是协会立足于线上课程便捷性、丰富性、经济性的优势,联动多方力量打造的优质课程品牌。下一阶段,协会和各分支机构将结合业务特色和市场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吸引民间古籍工作者参与其中,助力新时代古籍事业长久永续发展。

版权声明 | 关于协会 | 地理位置 | 联系我们
©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版权所有
地址:中关村南大街33号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