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动态资讯
协会动态
文化资讯
通知公告
新的一页: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团体标准研究专业委员会召开2024年第一次工作会议
时间:2024.07.23 来源:协会团体标准研究专业委员会

以团体标准建设为引领,推动协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古籍保护协会2024年重点工作之一。今年2月,协会分支机构团体标准研究专业委员会筹备成立并于线上举行了成立大会。为推动该项工作深入实施,在需求调研、机制构建、制度设计基础上,7月11日,专委会召开了今年第一次工作会议。专委会委员、南京图书馆相关人员和特邀嘉宾30余人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南京图书馆副馆长、协会团体标准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立主持,会务工作得到挂靠单位南京图书馆的全力支持。

上午,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戴洪宇、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秘书长吴凯在会上先后致辞;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长刘惠平、江苏省文旅厅公共服务处处长汪亮,为委员们颁发聘书,全勤、张美芳、陈立、马维理、龙伟、朱建军、刘家真、吕亚峰、林明、杨黎明、郭立暄、郭晓光、倪俊明、黄艳燕、潘慧敏等委员接受了聘书。

会上,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周红缨,应邀为与会人员作关于团体标准建设的专题辅导报告。她从国家标准体系介绍、团体标准的管理、团体标准研制机制建立、政府文件和鼓励政策、协会团体标准建设意义诸多方面,细致讲解了相关问题,并与参会人员展开互动交流。周院长的辅导报告深入浅出、解疑释惑、切中关键,受到大家高度评价。

接着,主任委员全勤作了阶段性工作报告。她报告了专委会成立以来的工作进展、团体标准制定的需求调研、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鼓励大家乘着国家科技创新的东风,发挥社会组织独特作用,积极投身于团体标准建设的实践,为古籍保护事业再作贡献。

下午,专委会委员们围绕团体标准研制工作展开专题讨论。秘书长陈立率先介绍了根据前期调研形成的团体标准选题方向;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原副馆长倪俊明就古代文献和近代文献的界定标准等提出建议;复旦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黄艳燕就修复用纸生产、检测与使用的标准化提出建议;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刘家真就古籍分级保护和古籍保护理论研究提出建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研究馆员龙伟、北京汉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慧敏等就古籍数字化实现标准化必要性和方法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郭立暄提出建立古籍数字化资源统一发现平台的必要性,并就古籍阅览服务规范标准化提出建议;郑州枫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维理、天津森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授权代表)周华华分别介绍了所在企业参与文物保护标准化和产学研合作取得的成果与经验;北京美斯齐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黎明围绕古籍复制品制作、管理标准化的必要性和标准化对企业积极意义展开讨论。参加讨论的专家还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美芳、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中山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林明、成都联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吕亚峰等。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秘书长吴凯列席了下午讨论的全过程,他提出,专委会应注重顶层设计、深入调查研究、提升标准供给质量、汇聚行业优势。

全勤主任委员作最后总结发言。未来,专委会将立足古籍保护行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提升标准化服务水平,促进古籍保护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会议顺利完成各项预定议程后闭幕,自此,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团体标准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

 

版权声明 | 关于协会 | 地理位置 | 联系我们
京ICP备17030921号
©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版权所有
地址:中关村南大街33号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