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1日至27日,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主办,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古籍修复技艺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联合承办的“金石拓片舆图等单张纸质文献鉴定与修复培训班”在京举办。来自全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博物馆等古籍收藏单位,高等院校古籍修复专业,国营、民营、股份制古籍保护企业和民间古籍鉴定、修复从业者和爱好者共25人参加了学习。
8月22日,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红彦向来自各地参加培训学员介绍了本次培训活动的初衷、设计思路、授课专家和课程特色。她认为,古保协会和国图古籍馆首次联合举办金石拓片舆图等单张纸质文献鉴定修复全生命周期的专题培训,课程涵盖了金石拓片与法帖鉴定、舆图鉴定、拓片修复原则与标准、拓片修复(修补、压平、镶衬、折叠、置放)、单张纸质文献数字化诸多方面,非常难得也十分有意义。希望各位学员全身心投入学习,广泛互动交流、实现共同进步,并学有所获,行有所成。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秘书长吴凯在致辞中阐述了协会面向社会开展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和本次培训班的筹备过程、招生情况和相关配套活动。他表示,培训班立足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充分调研目标培训对象基本情况基础上,与授课专家充分研讨交流、反复打磨知识点,做到了精雕细琢和精益求精。
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致忠,为学员作开班第一讲“漫谈永乐大典”。李先生虽年事已高,却全身心投入授课,为学员们深入浅出地剖析《永乐大典》失传、散佚的前因后果,阐述了现代古籍保护的意义所在,受到学员们的广泛欢迎。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杜伟生以丰富的修复案例和体会,讲授了“拓片的装裱与修复”技艺;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卢芳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员讲授了“金石拓片与法帖鉴定”;北京联合大学宗教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张云涛结合多年野外拓碑经历,讲授了传拓技艺,并亲自演示干拓、湿拓手法;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冀亚平和副研究馆员刘建明讲授了“拓片的装潢与置放、修补与压平、镶衬与折叠”,指导学员实践操作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古籍馆舆图组组长白鸿叶和经典文化推广组组长赵大莹讲授了“古旧地图鉴定、古旧舆图与拓片数字化实践”;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古籍部原总经理拓晓堂从古籍活化利用和拓片舆图保护的角度,介绍了流通市场的情况;古籍保护专家、研究馆员陈红彦重点围绕中国古代古籍装具的体系与传承,系统讲授了古籍保护装具的重要作用和相关要素。
本次培训班特色和亮点有三:一是,培训时值暑期,大专院校放假,但是学员们参训热情不减,出勤率高,高温、暴雨天气阻挡不住求学的步伐,从始至终保持高度的专注;二是,授课老师均是业内一流学者或著名专家,理论和实践多有建树且德艺双馨,学员们充分把握机会,积极向老师请教,学习氛围良好;三是,充分利用线下授课平台,培训期间学员们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聆听了该馆闫霞老师关于真觉寺金刚宝座、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刻的精彩讲解;冀亚平和刘建明两位老师,在国图古籍馆修复教室现场教学,让大家充分体验拓碑过程和魅力;培训班还组织学员参观了国家典籍博物馆“贞观—李世民的盛世长歌”展,《九成宫醴泉铭》等国图金石拓本精品引发学员广泛关注。
8月27日,培训班举行结业式。学员们积极扫码参与课程问卷和互动答题。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培训活动得到学员充分肯定和赞誉。不少学员表示,培训班面向社会招生为自己提供了机会和学习通道;培训授课内容丰富,聚焦金石拓片舆图鉴定与修复非常务实,对自己也很有帮助;授课专家谦虚投入,利用课间休息、午餐时间与学员们就专业问题、工作实际反复探讨,令人难忘印象深刻。学员们提出进一步细化课程方向,增加实操环节的占比等建议,培训组织方将认真分析和吸收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为推出更多符合实际需求且优质的培训课程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