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志愿者在对古籍进行除尘整理
从2015年在河北启动试点工作,到2016年在四川、山西、安徽、广东四地展开,再到今年辐射至新疆、山东、湖北、云南、上海等10个省区市,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发起的“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如今已走进了第3个年头。
经过前期调研、志愿者招募以及相关培训等工作,自7月中旬以来,来自天津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文史专业的大学生以及部分基层图书馆的普查骨干共计260多位志愿者,已陆续奔赴新疆、云南、湖北、山东等地展开本年度的志愿服务工作。
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志愿者们将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分组入驻受援单位开展普查工作——调查古籍存藏状况、对古籍进行除尘整理、逐册进行登记著录、根据需要扫描书影等。
文化志愿服务中的典型
今年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10周年,而古籍普查工作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展的古籍普查,对于摸清古籍家底、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为实现“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目标任务,中国古籍保护协会自2015年成立以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2015年在河北试点工作中,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来自京津冀地区的7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博物院等5家单位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共计普查古籍19万册,甄别线装书中的民国图书近10万册,在普查平台登记古籍普查数据1.5万条,对推动河北全面完成古籍普查工作功不可没。
中华古代文献典籍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开展“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对于推动古籍保护工作意义重大。这项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其中浙江财通公司在与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签署的支持古籍保护工作的战略合作协议中,明确列入了支持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公益资助经费。2016年,在文化部组织的“全国文化志愿服务评选表彰活动”中,该项目被评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典型案例”,并受到表彰和奖励。
形成倒逼机制
古籍普查作为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基础性工作,是古籍抢救、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重要环节,了解和掌握各级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所藏的古籍情况,有利于国家今后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加强对古籍的管理,促进对古籍资源的利用。此项工作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查未编书,即做好未经编目之书的整理入藏登记。由于历史原因,不少图书馆至今尚有数量不等的未编古籍,国有资产时刻面临着损害流失的危险。二是查已编书,即进行重新校核,完善鉴定著录,准确揭示原书面貌。记者近日在华中某地的市立图书馆看到,该馆20多万册古籍中有10万册为未编书,在其他地区此种情况也并不鲜见。
只有家底清,才能账目明、方向清。古籍普查工作自启动以来,可以说举步维艰。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调研数据,截至“十二五”末,全国2300余家公藏单位尚有约1300家未完成普查,这些单位的古籍存量约占全部存量的43%。时至今日,一些行动滞后的地区也仅完成工作总量的1/3。固然缺经费、缺专业人才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但重视程度和责任心不够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对普查工作滞后地区形成了倒逼机制。”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长刘惠平说,协会一方面通过积极发动社会力量给予经费和物资等资助,另一方面通过志愿者活动在高校学生与古籍收藏单位之间搭建了畅通的渠道,以解决其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
人力、经费的支持,无形中就堵死了一些地区退缩不前的后路,形成了倒逼机制。此外,在志愿活动中,数地联动,也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比学赶超,彼此带动。
十地携手同行
“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自启动以来,由于引入社会化、专业化的力量助力古籍保护事业,使参与地区的古籍普查工作都得到了极大地推动。所以今年这项活动一经发动,即有10个地区报名参加。
在湖北,此项活动得到了湖北省文化厅的高度重视,并专门下发了《关于选派古籍保护工作者参加2017年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要求全省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古籍收藏单位选派古籍保护工作者集中参与培训和实际操作,参与到古籍普查志愿服务工作中来。据湖北省图书馆特藏与地方文献部主任范志毅介绍,本次活动他们共招募志愿者60名,含在校大学生30名、基层馆古籍普查员30名。志愿者参加完4天的业务培训后,将分赴湖北28家古籍公藏单位协助开展普查工作。
在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的帮助下,6位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作为志愿者近日奔赴新疆。目前,他们已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党委书记艾尔肯的率领下,分赴新疆8个基层点开展古籍普查工作。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和东西方文明交汇地,新疆拥有各民族丰富的古籍遗存,其中包括以各种文字书写的古籍,给古籍普查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而民族文字古籍是古籍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完整性意义重大。因此,今年志愿者行动一经发布,新疆地区便报名参加,即使难度再大,他们依然有信心把普查工作进行到底。
在云南,在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的积极推动下,形成了由高校学生志愿者、高校老师志愿者、地州市图书馆普查骨干、省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志愿者队伍。7月11日,他们已奔赴大理州图书馆、洱源县图书馆等7家单位开展古籍普查工作。一位志愿者在参与过程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感言:也许普查者不是最好的传承者,却一定是最好的守护者,将细致发挥到极致,将认真演绎到无限,只为托起智慧的脚步,护文明走得更远……字字句句皆饱含着对古籍保护工作的真情,令人动容。